当前位置:

村史简介范文(村史简介范文5000字左右)

admin 2024-09-08 35 0

本文目录一览:

方家村的村史简介

方家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,1943年杨积禄第一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1945年成立村政权,杨念银任村长,杨积禄担任农会主任,他们两人组织民兵。同还乡团两次交战,最后将还乡团赶出村外,保住了群众的生命与财产。1948年又成立村级党组织。建国以后,青年勇跃参军,杨积富现任浙江军区后勤部部长。

方家村,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村庄,它的故事始于1943年。那一年,杨积禄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,他的勇敢和决心为村庄开启了新的篇章。

方家村原系退海之地,明洪武二年,房大明三兄弟,由真隶省枣强县迁此落户,当时这里已有方氏居住,故随老户改为方姓,遂取名方家庄,后简称方家。公元一九七一年张东铁路通车,因沿线方家站同名,复名方家庄。

海中村的村史简介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海中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洪武二年,公元1369年,苟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移至此,开始了这个村落的历程。因其地理位置,海中村坐落在海边,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,村民们为了祈求生活的平安和安康,便赋予了这个村落一个吉祥的名字——小宁海,意指它虽临海却相对安宁。

据口碑,明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苟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。时因驻地依水靠海,经常遭受海潮侵袭,群众祈求安康,故以吉祥嘉言命村名为“小宁海”,意思是临海比较安宁,并沿用至今。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时,小宁海村分为三个生产大队,即海中大队、海北大队、海南大队。1984年海中大队改为海中村。

邮政编码为257000,长途电话区号为0546,车牌号码为鲁E。皇殿村与姜家村、尚庄村、东王村、孙家庄村、史王村、巴东村、胜德社区、杜家村、坨东村、坨西村、坨南村、褚家村、海南村、海中村相邻。2020年12月,皇殿村入选山东省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录。

小里村的历史沿革

1、位于柏乡县的古老村落小里村,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据考古发现,早在唐尧时期,这里曾矗立着一座古城,被尊称为尧城,见证了西汉柏乡候国的辉煌,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。

2、小里村的历史源远流长,起源于两个李姓兄弟的居所,老大居住的称为大李村,老二定居的地方则被称作小李里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里村人口逐渐扩展,东边的居民增多,原小李村被称为东小李,而移居村西的居民则建立了西小李。由于发音相同,李字在后来的历史中改为了里,于是有了今日的小里村。

3、小里村明嘉靖时属曲沃县观庄乡,称小里。小里村村民赵连生开办的面粉加工厂院内,现存的清雍正年代之后的“皇清处士正甫郭公暨配秦孺人合葬墓”,方墓碑志记载:“公离讳天奇,正甫其字也,世居曲沃之小李庄,始祖讳通,递 传至邦励,是为公高祖……”。

红花埠村的红花埠村历史

红花埠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,据文献记载,梁天监二年(公元503年),江苏省沭阳的侗县人张高等在此开渠引沭水灌溉,形成了红花水埔,村庄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,历史上作为重要的驿站和郯南最大的商埠,乾隆帝南巡时也曾在此驻足。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中《莲香》的故事即源于此地。

红花埠的传说位于鲁南苏北交界处的郯城县红花埠村,近依沭河远傍马陵山,历史悠久。是贯通南北的重要水路码头、陆路商埠,一度十分繁华。红花埠村驻地原为马陵山下沭河岸边一个山清水秀,风景优美的旷野,遍地盛开着鲜花,姹紫嫣红、美不胜收。

红花埠村 (Hónɡhuābù)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南21公里,沭河西岸,属红花乡。地处苏鲁交界,东临沭河,西连205国道,京沪高速公路红花埠出口处,交通极为方便,历史悠久,村大,人多。红花埠 《乾隆·郯城县志》载:“红花埠,县南四十里。

形状各异,大小不一。有如豆粒大小,或又如花生米、个别似母指。而且,方向大致相同,每回只走一溜。从冷庙处步步向东南,至杨集正东十八里路远的红花埠。据传说,红花埠是冷奶奶的娘家。只走一溜,别无它害。

红花埠属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。红花埠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,距离郯城县城南21公里,位于沭河的西岸,属于红花乡。红花埠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村庄,地理位置优越,环境优美。在山东省的行政区划中,红花埠归属于临沂市郯城县。因此,可以确定红花埠属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。

发表评论

  • 评论列表
还没有人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